现在连接IP SAN有的用普通以太网卡,是要另外再装驱动吧?是不是就叫initiator?还有个iSCSI Target是什么东西?文章源自靠谱运维-https://www.ixdba.net/archives/32
也有专门的ISCSI卡?能否介绍一下?价格比普通网卡贵多少?文章源自靠谱运维-https://www.ixdba.net/archives/32
是不是用以太网卡的效率要低一些?随着技术的进步和CPU/内存/总线等性能的提高,这个差距是不是在逐渐缩小?就像当初电脑播放VCD由硬解压向软解压转变一样?文章源自靠谱运维-https://www.ixdba.net/archives/32
在选择上面有什么建议吗?谢谢!文章源自靠谱运维-https://www.ixdba.net/archives/32
你说的驱动是initiator,网卡负责把TCP/IP协议解析出来,然后系统用initiator软件把包内容从ISCSI包解析出来。软件initiator用的是主机的CPU,CACHE,会对主机有一定影响,但如你所说,计算机CPU等都在升级,影响不大。
加ISCSI卡,当然更好,也就是所有的包解析过程都在ISCSI卡里完成了。
iSCSI卡,即TOE-EQUIPPED NIC,还根据功能大小分两种:
Full TCP/IP offload
– Fragmentation, out of order packets handled by TOE
– Increased memory/processing requirements
– iSCSI & SCSI handled by host
Full TCP/IP+iSCSI/SCSI
– Completes storage connection
– Runs all layers on TOE (HBA)
功能越全,价格越贵
initiator就是装普通网卡模拟成ISCSI卡,ISCSI最早使用了TOE功能,装TCP堆栈从CPU中解放出来.不过最新的服务器网卡中也集成了TOE功能.
ISCSI 卡比HBA的便宜多了,不过也要几千块。用普通千兆网卡,装个ISCSI的驱动也可以。这样可能结省费用。
选iSCSI就是为了节省成本,iSCSI HBA的出货量很少,甚至比FCP HBA还贵,而且还是1GB的。根本没有意思。现在Microsoft的software initiator做的非常的好,性能甚至超过iSCSI HBA卡。
做过的IP SAN的还没一个用的是iSCSI卡。
本身做IP SAN就是为了节省成本,何必花那冤枉钱呢。文章源自靠谱运维-https://www.ixdba.net/archives/32
如果为了性能,FC吧。
在windows环境下,基本不需要iSCSI卡,现在大部分服务器都有TOE功能。但在Linux环境下,建议使用iSCSI卡,因为Linux下的Initiator会比较多的耗费CPU资源,故在IO比较重的情况下选用iSCSI HBA卡。文章源自靠谱运维-https://www.ixdba.net/archives/32
评论